垃圾清运新模式:灵石县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发布时间:2025-04-22 07:58:49   来源:  威廉官网首页

  在灵石县,一个被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的浪潮席卷的地方,2024年,他们带来了一个颇具创新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这种名为“村普扫、定点收、县直运”的全新垃圾解决方法,正如便捷的“定时公交”,为乡村的环境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灵石县在推进国家“千万工程”过程中,明确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其战略的“先手棋”。随着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逐渐突显,当地政府深入分析现状,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垃圾彻底清扫、收集、运输等多项工作,确保乡村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每天清晨七时,你会看到一辆辆垃圾清运车如同公交车般,准时出现在灵石县的小巷、街道,还有各个企业。这些专用垃圾车依照固定的路线和时间,将分类好的垃圾高效地运送至集中处理设施,确保农村的生活垃圾不再“落地”。

  在翠峰镇北王中村,党总支委员袁灵红热情参加到这场环境治理之中。他表示,该村构建了“常态普扫+垃圾直运+高效转运”的管理体系,村中设置了六个垃圾转运点,配备了七名保洁人员和两名转运员,利用人工与四轮车的灵活结合,保障农村垃圾的高效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6月4日灵石县全面实施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清洁直运工作以来,乡镇们迅速采取行动。政府通过科学设置生活垃圾的收集点,由恒益环卫公司负责全封闭的压缩式垃圾车,进行定期的垃圾运输,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助力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在静升镇的尹方村,作为县内“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的村之一,该村将清扫保洁的范围由“只扫主街”转变为“村域全扫、巡回保洁”。村委员曹海亮提到:“我们实施了责任划分,保洁员每天对责任区域进行普扫与巡回保洁,彻底消除了死角,使垃圾得到及时收集。”

  在收集垃圾方面,尹方村的改进也颇具创意。通过“撤桶并点”,减少了59个垃圾桶为9个固定的收集点,从根本上切断了垃圾污染源。村委会监督责任的落实确保了每个点的日常管理和收集的有序进行。

  不仅仅是农村,灵石县的企业同样被纳入了这个现代垃圾处理的体系中。根据统计,153户规上企业与192个行政村均被纳入“县一次直运”计划。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垃圾管理不再是农村的专属话题,而是涵盖了整个县域的环保宣言。企业的垃圾清运也因为这样变得高效,如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主管温红霞夸赞道:“现在处理垃圾不仅省时,还降低了成本。”

  这种“村普扫、定点收、县直运”的新兴模式,尤其在两渡镇军营坊村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村委会为每户家庭发放了专用垃圾桶,呼吁居民积极努力配合,确保垃圾的“全收集、无落地”。此外,冷泉村通过购置新的垃圾转运车,逐步提升了垃圾清运的效率。

  为保证工作的落实,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还被嵌入了教育与引导。静升镇设立了明确的保洁责任,将每位环卫工人的工作区域划分清晰,每天执行定期清扫与不间断的巡查。马和村的党支部书记闫志宁强调,随着垃圾清洁直运工作开展,全村垃圾处理达到了“垃圾不落地、不外漏”的标准。

  借助“千万工程”的引领,灵石县在农村环境治理上已取得显著成果。为逐步推动这些成功经验,县融媒体中心还开设了“五域综合治理建设美丽灵石红黑榜”专栏,广泛宣传正面典型与问题整改,推动着更高的环境治理标准的发展与落实。到目前为止,192个行政村的垃圾清洁直运已实现全覆盖,垃圾收运量逐步增长,基本做到“应收尽收”。

  通过2024年的数据可见,随着周全的治理措施实施,灵石县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量不断攀升,日均收运量从84.8吨到123.4吨,相继创下了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这些统计数据不仅是治理行动成效的明证,更是对灵石县未来乡村振兴与美丽环境的坚定信心所在。在这个逐步变美的农村,灵石县以实际行动与富有创意的治理模式,为乡村人居环境绘出了一幅崭新的画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