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通知)百位行业大咖聚福州!2025全国水科技大会暨技术成果装备展5月盛大启幕

发布时间:2025-04-04 09:40:02   来源:  威廉官网首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创新目标任务,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统筹政府和市场资源。

  通过“全国水科技大会”的举办,为地方构建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群;联合高校、创新企业、地方政府多方深化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推动环保产业升级转型;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与企业家一同探讨水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挑战与机遇,形成可复制治水经验。

  本届大会在认真吸纳总结前三届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当好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的有力组织者和紧密合伙人,更加聚焦、更加开放、更加多样,聚力打造一场水业共答创新命题、共享创新成果、共推创新合作的科技盛会。

  一是主题内容更加聚焦。以大会聚焦科技和产业创新,重点围绕高校和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及合作,引导技术、平台、项目、金融、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聚集。

  二是交流合作更加开放。大会广泛征集筛选报告、广泛征集筛选分论坛议题、广泛邀请行业人士参与、广泛邀请企业成果展出,预计有120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代表出席,并参与大会各环节活动,我们努力打造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务实性的创新合作平台。

  三是呈现形式更加多样。本次大会既有专家学者畅谈创新发展的学术研讨,又有企业家晾晒比拼经营之道,还有投融资发展模式的探讨、招商推介、成果转化、战略签约等形式式样的现场活动。

  预计邀请院士5-8人、行业专家200余人、参会代表1200人、专题论坛10余场、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参会观展总人数2000左右。

  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凌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车华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

  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建省办事处、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福州市生态环境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安庆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生态环境部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生态环境专委会、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环保水圈等

  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头条、凤凰网、腾讯、新浪、搜狐、中国环境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给水排水、福建电视台、东南网、海峡网、闽南网、福州新闻网、环保在线、中国水表信息网等

  王秀峰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原委员(副部长级)、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

  洪 平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建省办事处主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

  王晓伟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生态环境部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雷晓玲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环境科学与工程)领衔专家/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副主任委员

  张汉松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综合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龚道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务院院长、厦门分院院长/中华环保联合会水专委副主任委员

  ①、有关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领导及代表;②、全国各地从事环境治理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环境分析、环境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

  邀请国家部委领导、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中华环保联合会、福州大学、福州水务集团领导致辞;邀请有关领导讲话。

  邀请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校、国内外有名的公司等单位领导作主旨报告。

  大会围绕“推动水业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主题邀请国内外水科技领域院士、专家、企业家及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代表,以水污染防治最新研究成果、经验为议题一同探讨水科技领域挑战与机遇,形成可复制治水经验;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及创新型企业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项目,寻求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邀请地方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创新企业联合发布省级“美丽河湖”案例、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成果;发布《水环境治理创新技术与产品案例》、《生物多样性友好湿地案例》、标准规范、环境服务认证等成果;发布高校与企业科研成果与产业合作项目等成果,充分体现水科技领域的很明显的成效;举行“产学研用”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等。

  (五)专题论坛(拟)5月10日 8:30-17:30论坛一:AI赋能水治理行业低碳化智慧化产业升级实践论坛

  王晓伟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生态环境部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AI 在水治理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污水处理厂降耗低碳技术与实践、污水处理设备运维智慧化技术与实践、AI+DeepSeek体系下水环境监视测定智慧化提升与实践、大模型在智慧水务中的探索与思考、智能化水厂运营实践与思考、AI水治理项目的实施与运营管理、机器人技术在水环境治理应急中应用实践、环境诊断与低碳环保智慧化服务实践和水处理的数智化手段助力降本增效等热点内容。

  减污降碳政策解读与标准体系建设、碳交易机制与绿色金融支持路径、低碳污水处理工艺优化与能效提升、污泥低碳处理工艺与资源化利用、膜技术、厌氧氨氧化等低碳工艺应用、低碳新型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与智慧水务系统赋能精准管控、“光伏+”模式、污水源热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应用、绿色低碳标杆厂建设经验、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与再生水高效利用等内容。

  新加坡新生水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国际智慧水务项目的管理运营案例剖析、中新产学研合作在水科技领域的模式探索与成果转化、中国水科技公司借助 “一带一路” 走出去的机遇与挑战、引进国际先进污水处理设备的技术对接与本土化策略、国际水科技投资合作模式新趋势及对国内企业的启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国际水科学技术合作实践、国外水生态修复先进的技术与国内项目的融合路径等内容。

  村镇水环境治理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再生水回用技术与实践、智慧水务在村镇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村镇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案例分享、村镇水环境的碳排放与减排、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技术与案例、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垃圾污水协同治理等内容。

  5G与物联网在智慧水务实时监测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大数据分析在精准预测用水需求与优化调度中的实践、人工智能算法如何提升水质智能预警的准确性、污水管网泄漏与爆管风险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机制、智慧化设备管理如何保障水务设施稳定运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水系统模拟与安全风险评估、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水系统数据安全与信息共享可靠性、水务部门与科技公司在智慧水务项目中的协同创新模式、多城市智慧水务与水系统安全建设的成功案例分享等内容。

  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研究进展、新型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新污染物筛查中的应用、基于膜分离技术的新污染物高效去除方案、微生物降解新污染物的机制与应用前景、光催化技术处理水环境新污染物的创新实践、不同水体(如饮用水源地、工业废水等)新污染物的针对性治理策略、国内外新污染物管控政策法规对比与借鉴、多部门协同应对水环境新污染物的管理模式探讨、水环境新污染物治理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新污染物研究与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机遇与挑战等内容。

  新型修复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前沿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案例分析、智能化修复装备的研发与实践、地下水污染修复的跨学科创新等内容。

  高难度废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关键难点与瓶颈剖析、预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减污降碳、高盐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技术、废水零排放单元技术创新、循环曝气生物膜法在制药废水减碳降污处理中的应用、膜处理及重金属废污水处理技术、新污染物去除及防控对策、印染废污水处理与回用及海外市场拓展及高难度工业废水资源化应用实践案例等内容。

  彭文博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膜材料事业部总经理、久吾研究院副院长

  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智慧水务管理、水质监测、仪器仪表;给排水管网与泵阀;膜与膜分离技术设备;污泥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水弹性城市有关技术与设备;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农村污水、饮水设备。

  供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单位、城投城建、监测站、固废中心、垃圾处理厂/运营商、社区街道办等单位代表;

  石油、石化、天然气、化工、钢铁、冶金、电力、采矿、新能源、汽车、水泥、制药、电镀、电子、金属、食品、酿造、印刷、印染、造纸、纺织等单位代表;

  医院、酒店、商务楼、餐饮、物业、建筑地产、建材、地暖、工程建设、设施安装等单位代表;

  发改委、经信委、环境保护、住建、农业农村、畜牧、水务、水利、城管、园林绿化等单位代表。

  (三)案例征集大会将广泛征集《水环境治理创新技术与产品案例》及《生物多样性友好湿地案例》,并在大会期间发布,为入选单位颁发证书。请各推荐单位组织申报资料,于2025年4月15日前将电子版技术资料发送至箱。

  下一篇:HEIE国际氢能展倒计时3天携手cippe第二十五届北京石油展共绘能源新蓝图!

  《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技术指导意见(试行)》印发,将开展水美村庄、水美社区等试点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