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 (欧阳易佳)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坚战启动一周年,也是我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11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防治荒漠化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黄采艺表示,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一定效果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世界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我国依法推进防沙治沙,基本形成系统完备高效的法治体系。”黄采艺说,通过构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区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一定效果落实。依法压实各地各部门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和督查制度。
黄采艺介绍,组织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沙区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一定效果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年我国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2024年,三北工程区累计下达中央投资320亿元,推进实施重点项目287个,完成各项建设任务5700万亩,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黄采艺表示,通过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治沙水准不断提升。坚持以水定绿,选用推广耐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树种草种,科学配置林草植被。建立了26个荒漠ECO定位观测站和13个沙尘暴地面监测站,组织并且开展林草湿荒调查监测。科学推广宁夏中卫沙坡头、甘肃民勤、内蒙古磴口、新疆柯柯牙、河北塞罕坝等治理模式。加快防沙治沙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压沙固沙机械、灌木平茬机械、无人机飞播等得到普遍应用。
“我们坚持治沙和致富相结合,沙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新成效。”黄采艺介绍,各地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化,利用沙区独特资源,适度发展中药材、优质牧草、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黄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绿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
黄采艺补充,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我国自1994年签署《公约》以来,认真履行《公约》责任义务,成立中国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履约办公室,制定国家履约行动方案,热情参加全球荒漠化治理。“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奖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两次授予我国“防治荒漠化杰出贡献奖”,称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黄采艺表示,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展望未来,国家林草局将积极开展以“三北”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荒漠化防治工作,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为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